EN
力帆:26年发展,创新已融入血液
来源:科技日报  |   发布时间:2018-11-16   |   点击量:

       从1992年的9人起步,发展到现在拥有员工15000人,以汽车、摩托车、通机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,在力帆集团现任董事长牟刚看来,力帆26年的企业发展史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,也是一部创新史。

 

       创新促进企业发展
 
       汽车工业是重庆的工业支柱,作为在重庆诞生的自主品牌,力帆经过26年的发展已从行业新军,成长为国内自主品牌生力军。熟悉力帆的人都知道,力帆有“三件宝”——创新、出口、信誉好。
 
       在1992年尹明善创办力帆时,是个只有9名员工、20万元资金的微型企业。进军摩托车市场,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?力帆决定走创新之路。
 
       1994年,力帆看准了市场空白,研发出全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和电启动的发动机,一年就赚了3100万元。此后,尹明善开始组建技术中心,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4%投入新品开发,并且重奖创新人员,规定谁开发谁得奖,谁出大力谁获重奖。世界独创的V型双缸、水冷、六气门200型发动机,国内首创、国际领先的单缸、水冷、四气门、125ml高性能踏板车发动机……2001年,力帆已经成为全国摩托车出口老大;截至2017年,力帆建有实体工厂23座,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 
       现在,力帆集团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为销售收入的6%,已建成汽车、摩托车两大研究中心,8个分支研究机构。截至2017年,力帆已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申请专利10610件,获授权专利9530件,在全球拥有商标权1566项,拥有商标申请权113项,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。
 
       差异化发展进军新能源产业
 
       2003年,力帆毅然投身造车行列。作为传统汽车领域的“后来者”,力帆没有跟随,而是后至先发,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发展。
 
       力帆在2015年推出了“盼达用车”新能源汽车共享平台,在“充电”主流技术应用中逆势而为,打造了“移峰能源”,实现“3分钟换电”。今年6月,联合百度公司推出了首批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“盼达”车辆,全球率先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。
 
       目前,盼达用车已经在杭州、广州等主要城市累计投入运营超过2万台新能源汽车。截至今年9月,全国累计用户数超过400万,是目前国内注册用户最多的分时租赁项目。根据计划,到2020年将实现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。
 
       力帆集团总裁马可直言,盼达其实是一家科技公司,在盼达用车背后是力帆汽车在智能化与网联化上的转型探索。智能汽车三大处理数据能力——采集能力、交换能力、应用能力的实现,正是力帆在打造智能汽车时的发力重点。
 
       抓住智能化机遇转型升级
 
       “未来,力帆将着力建设全新品牌生态圈。”牟刚介绍,力帆集团将与国家级平台中汽研中心形成战略合作,投资开发产业链数据信息系统架构,建设基于VIN码的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链,覆盖汽车生产、销售、服务、金融、二手车等重要环节数据,实现汽车产业链价值延伸的数据基础。 
 
       公司将通过拟建的新工厂项目淘汰落后产能,引进数字化、自动化先进设备,建设体系化、智能化管理系统,推动力帆制造能力向智能化、自动化、绿色化的全面升级。
 
       同时,公司将新引入的智能化硬件研发团队,结合盼达用车积累的客户智能体验需求,将新一代产品搭载全新智能网联系统、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通过数据采集、数据交互、数据应用能力,让车辆不单是交通工具,更是能与各种商业模式匹配数据接口的载体,并构建四大服务体系,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价值链延伸。
 
       目前,力帆正在筹划搬迁,将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新的生产基地,面积约800亩,项目总投资75亿元,产能为年产10万辆传统燃油车及5万辆新能源汽车。新工厂的自动化、柔性化、智能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,完全投产后,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90亿元。
 
       “工厂搬迁背后是力帆的自我革命。”牟刚表示,力帆将继续坚定地走创新发展、开放发展的道路。
 
 
 

网站地图